疼痛是人人都经历过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较为严重的疼痛可对人们的学习、生活、精神构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虽然疼痛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要给疼痛下一个非常确切的定义却是很困难的。
从古代文明到今天,疼痛概念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疼痛的认识过程。
疼痛一词的希腊语algos或odyne原意为惩罚,指由于做了不道德的事,而受到古希腊神话里的山神奥林帕希的惩罚,被惩罚者不仅在肉体上,而且在精神上经受折磨。在人类早期,由于受到科学条件的限制,人类对疼痛现象只能用超自然的原因去解释。后来古希腊人把疼痛归结为是外界的有害刺激侵入人体内而产生的。在我国古代则确立了“诸痛皆因于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概念,认为一切疼痛或因皮肉外伤所致或由各种疾病而生,并都受到“心”的主宰。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也不断得到深化。现代意义上的疼痛研究始于19世纪上半叶,许多学者对疼痛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的看法,这些理论都是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对科学的形成疼痛的概念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其中,Bell等提出了脊神经背根是感觉性的,腹侧根是运动性的;Weber提出触觉是皮肤的感觉,痛觉是皮肤和内脏共同具有的感觉;Muller提出特别神经能量学说;19世纪中叶,Darwin提出疼痛强度学说(或称强度调整学说),认为当刺激累加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产生疼痛;Schiff在1858年提出了疼痛的特异性理论,认为皮肤的各种感觉是通过相应不同的神经纤维和传导束到达各个中枢,也就是疼痛有独立于触觉和其他感觉之外的自己的特殊感受器。对这一理论Weddell有不同的看法,他则提出型式学说来反对之,认为不同的感觉形式并没有特别的皮肤感受器与之相应,而是非特异性感受器受到超强刺激或病理状态下非伤害性刺激的反应总和,在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疼痛的感觉形式。
在经历了长期的徘徊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对疼痛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1965年,Melzack和Wall提出了“疼痛的闸门控制学说”。该学说认为:疼痛的产生决定于刺激所兴奋的传入纤维种类和中枢的机能结构特征。细纤维兴奋可打开“闸门”让疼痛神经冲动通过,粗纤维兴奋则使“闸门”关闭,疼痛性冲动受阻。该学说虽然有欠缺但对疼痛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电刺激镇痛的发展。1962年,邹冈发现脑内存在着对吗啡特别敏感的区域,在这些区域注射极微量的吗啡就能产生很强的镇痛效应。1969年Reynolds发现,埋藏电极定位刺激大鼠中脑中央灰质能产生强大的镇痛效应。1973年,Pert和Snyder进一步证明吗啡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是通过和特异性的受体相结合而发挥作用的。之后,吗啡受体的发现和脑内吗啡样物质的成功分离进一步推进了人们对疼痛本质的认识。
虽然人类对疼痛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应当承认,疼痛还并未完全被人类所认识。因此,要给疼痛下一个确切的、全面的定义还很困难。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疼痛定义是国际疼痛学会(IASP)于1986年提出的。该定义为: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从该定义提出至今,不少学者对此定义提出了异议。比如有些患者的疼痛与组织损伤或可能的组织损伤无关,而只是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因此如果仅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经历,显然忽略了疼痛的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对一些患者疼痛的诊断和治疗。随着对疼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也必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为进一步发展各种疼痛治疗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倪家骧